判斷股市拐點與政策結合
admin
當股市積累到很大風險時,管理層、官方媒體屢次強調風險意識、提示風險時,大家需要引起重視,不能聽而不聞。當股市經歷了大幅下跌之后,管理層、主流媒體頻頻發布暖意時,可以引起重視,很有可能真正的底部就不遠了。
如圖6-10所示,2007年5月30日之前,是股民群情激昂的日子,那個時候,隨便買什么股票都能漲幾個點。對于股民來講,那是一段最好的日子,賺錢太容易了。那又是一段最壞的日子,常識告訴我們,這種情況不符合股市中的邏輯,風險隨著股指的上漲在急劇的增加。在“5.30”的前夕,監管層不斷地提示風險,讓大家淡定。2007年4月17日《人民日報》發文《中國股市還能漲多高?》,大多數人沖昏了頭腦,置若罔聞,最終迎來了“5.30”暴跌,大多數股民損失慘重。幾個月之后,歷史又重演了,2007年下半年,基民狂歡,權重股直線上漲,此時,監管層暫停發行新基金,不斷地提示風險,央視也多次進行基金風險教育,但大家仍舊反應遲鈍,大多數股民、基民的悲劇再次上演。

圖 6-10 上證指數
如圖6-11所示,大盤指數在2010年4月大幅下跌,市場中悲觀氣氛濃厚,極端的人看到2000點以下。但從2010年5月中下旬開始,管理層、新華社、人民日報連續發表文章呵護股市,這表示股指下跌以來政策底的出現,雖然后面股指繼續下跌,但管理層對股市的呵護,表明管理層對此點位的認可,我們就不要過于看空,隨時做好進場的準備。

圖 6-11 上證指數
可能有人要問,管理層在2500點左右就開始呵護股市,政策底在2500點左右,后期大盤指數不是跌到2300多點嗎?那不是被套嗎?這就對了,在中國股市,有這樣一條規律,政策底必然跌穿,不然就會背負操縱股市的罪名了。以后再次遇到政策底,大家不用忙著去抄底,只是要做好準備工作,市場底隨時可能來臨。當然,這只是做好準備工作,除非價值投資者,筆者建議不要抄底,等真正大盤走好了,再大規模進場也不遲,對于散戶來講,是沒有踏空一說的。
對于政策底,我們要采取保守策略,不要一見到政策底就去買入,對于政策頂也同樣如此。政策頂出現后,股指由于慣性等原因仍舊可能持續運行一段漲勢,只是這時需要更加有風險意識,可以減輕倉位,保持謹慎,等得到了技術上的印證,就立即離場。
在指數一些關鍵位置,可能有大市值的新股發行,對于這些在中國經濟舉足輕重的企業的上市,我們需要格外的重視,應該解讀出它背后的政策意圖。
如圖6-12所示,大家對于中國石油應該說是刻骨銘心吧。2007年股市高企,泡沫嚴重,既然人們愿意不問股值合理與否就積極買入股票,那么管理層就發新股,加大股市中股票的供給,中國石油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上市的,并且以48元離譜的價格成交,最終中國石油帶領著股市走上了漫漫回歸之路。假使幾年以后股市再次瘋狂,管理層手上的武器還有很多,港股的中國移動就是一個,國資委持有的國有股更是具有核威力的武器。
對于政策底,我們要采取保守策略,不要一見到政策底就去買入,對于政策頂也同樣如此。政策頂出現后,股指由于慣性等原因仍舊可能持續運行一段漲勢,只是這時需要更加有風險意識,可以減輕倉位,保持謹慎,等得到了技術上的印證,就立即離場。
在指數一些關鍵位置,可能有大市值的新股發行,對于這些在中國經濟舉足輕重的企業的上市,我們需要格外的重視,應該解讀出它背后的政策意圖。
如圖6-12所示,大家對于中國石油應該說是刻骨銘心吧。2007年股市高企,泡沫嚴重,既然人們愿意不問股值合理與否就積極買入股票,那么管理層就發新股,加大股市中股票的供給,中國石油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上市的,并且以48元離譜的價格成交,最終中國石油帶領著股市走上了漫漫回歸之路。假使幾年以后股市再次瘋狂,管理層手上的武器還有很多,港股的中國移動就是一個,國資委持有的國有股更是具有核威力的武器。

圖 6-12 中國石油
如圖6-13所示,2010年4月股市大跌,政策不斷呵護股市,此時,大盤股農業銀行卻要上市,這對很多人來講,以為是一大利空。但對于在股市中有經驗的人、真正懂政策的人來講,這就不是利空,反而應該解讀成為股市的利好,這樣的個股往往能帶領著大盤走出一輪新的漲勢。2006年中國國航的上市曾經演繹過這樣的故事。

圖 6-13 農業銀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