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行情走勢底部區間的成交量形態
admin
一般來說,由于前期的大幅下跌走勢造成了市場恐慌情緒,往往會使得投資者介入市場的意愿大為降低,此時的底部區的市場交投情況較為清淡,成交量往往出現相對縮小形態。這種縮量狀態下的底部往往要震蕩較長的時間,因為價格的上漲是由充足的做多動能來推動完成的。而縮小的成交量說明做多動能的積累要經歷較長時間。但底部區也并非一定就是縮量形態,若是在深幅下跌后,由于利好政策頻傳、經濟前景可觀、企業盈利能力增強等多種因素的出現使得大量的場外資金對“底部”達成了共識,這時底部的交投就會變得極其活躍,從而呈現出放量形態下的底部區,與縮量形態下的底部相比較而言,放量形態下的底部由于可以快速積累起充足的做多動能,因而其持續時間較短。無論是放量下的底部還是縮量下的底部,只有當多方在底部區累積到了足夠的能量之后,市場才會開始真正的上漲行情。
如圖10-1所示為上證指數2014-01-28至2014-10-30期間走勢圖。如圖所示,此股在深幅下跌后于低位區出現止跌企穩走勢,同時成交量出現了明顯的放大,這是底部放量形態。這種底部放量是場外資金持續快速入場的標志,預示著買盤充足、多方力量強大,其底部的震蕩時間往往也較短。

圖10-1 上證指數底部放量形態示意圖